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听听第一颗人造卫星上的《东方红》

发布时间:2022-04-27 浏览次数: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是我国第7个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21时,“东方红一号”随着“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约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在发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也可谓是惊心动魄。


请打开江苏省档案馆如皋电影史料馆收藏的视频,倾听《东方红》音乐。

 

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65年8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原则批准由钱学森、赵九章提出并制定的《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因是1月份正式提出建议,国家将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的代号定名为“651”任务。正当人造卫星计划大力实施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航天事业也受到了干扰。周恩来果断决定:原来由中国科学院领导的人造卫星工程改由国防科委直接组织领导,并提出对科研人员要加强保护。1966年初,中科院正式成立卫星设计院,开始拟定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国防科委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一号”。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呼号是“东方红”乐曲,某种意义上“东方红”也成为“红色中国”的象征。周总理指示,这颗人造卫星,既要看得见,又要听得着。出于对毛泽东的崇敬,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提出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的建议。这些提议在“651”会议上得到了专家赞同。1966年5月,经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七机部负责人罗舜初、张劲夫、裴丽生、钱学森等共同商定,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一号”。1967年初正式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要播送《东方红》音乐,让全球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 

“东方红一号”设计总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量的科技人员投入到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中。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了祖国富强而献身。空间技术研究院建院之初,研制卫星所需的物质条件十分缺乏,人员、技术、设备和管理方面都面临很多困难。铆接是卫星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可当时卫星厂未干过,在卫星的初样和试验阶段没有铆枪,更没有固定工件的桁架,工人们就靠一把小锤,用自己的身体当桁架,将铆钉一个个敲上去。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卫星厂解决了铆接、阳极化电抛光、光亮铝件大面积镀金、铝件热处理等多项工艺问题。为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东方红一号”卫星从元件、材料,到单机分系统以至整星都要在地面进行多种环境模拟试验。很多困难都靠科技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群策群力解决。历经四个春夏秋冬,他们终于盼来终身难忘的这一天。 

1970年4月24日搭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搭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21点48分,现场指挥所的广播传来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的声音。随后,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乐曲,音色优美,清晰洪亮。“东方红一号”传回的音乐信号被湘西、海南两个测控站接收到并录制成磁带,随后被专机送往北京,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现场一片欢腾,多年的辛劳,寂寞的等待,而今都化作幸福和自豪的泪水。夜里10点,周恩来接到了国防科委指挥所的报告,他第一句话就是:准备庆贺!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成为中国70年代第一个春天的大喜事。顷刻间,城乡一片欢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首都报纸还特意公布了东方红一号每天飞经我国和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时间和来去方位。这一年的“五一”晚上,毛主席和周总理登上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参加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作人员代表,和群众一起观看了通过广场上空的卫星。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不断取得突出成就和巨大贡献。从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填补太阳系历史的空白,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传回珍贵火星影像,再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一切都源自52年前,“东方红一号”在黑夜中擎起了一把照亮我国不断向外太空探索的火炬。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