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利用处:见与不见 服务不变

发布时间:2022-02-24 浏览次数:

2021年,国内新冠疫情时常出现多地散发和局部爆发并存的情况,省档案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馆内工作实际,先后发布预约查档、不见面查档、闭馆公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批示精神,着力解决因疫情造成的人民群众来馆查档难题,省档案馆档案利用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主动提出“见与不见 服务不变”理念,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为人民群众办理养老保险、房屋买卖、财产继承、工龄计算等民生问题提供档案依据,保证了实行不见面查档及闭馆期间民生档案利用服务的不间断,得到档案利用者普遍好评。

利用者赠送给省档案馆的锦旗

一、特事特办,解决远程查档难题

借助长三角便民服务平台、江苏省民生档案服务平台、江苏档案信息网互动平台、微信、快递等现代化服务手段,积极推行远程查档服务,解决远程查档难题。

2021年9月,北京的黄先生在办理退休待遇核准时,被告知个人档案中缺少1982年从南京某大学毕业分配至江苏省某机关单位的相关材料。如果补不到原始证明材料,黄先生工龄计算会减少8年,每月退休金也会降低不少。黄先生心急如焚,赶紧致电江苏省档案馆,要求查询相关档案。

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或经公证的授权委托人才可以查询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档案。当时,全国各地疫情仍有散发,黄先生如果亲自来南京利用档案,非常不方便;如果授权委托他人来馆利用档案,时间又等不及。经过商议,本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态度,鉴定利用处决定特事特办,请黄先生在南京的亲友来到省档案馆,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进行了黄先生本人身份的确认和真实委托查档意愿的表达,通过委托查档流程,当即为黄先生办理了调阅复制档案手续。黄先生在视频中,对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对她们高效、热情的服务连声致谢。

二、呼叫转移,保证咨询服务不间断

疫情有时会暂时阻断人们的出行,但阻断不了我们的服务。省档案馆档案利用服务窗口始终安排工作人员坚守查档接待岗位,认真接听每一个咨询电话,详细记录来电咨询人员姓名、联系方式、查档目的及查找档案内容等信息,便于在档案查找过程中的沟通联系,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即使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居家办公的特殊时期,仍会想办法采取查档服务电话呼叫转移至工作人员手机的办法,24小时不间断为群众提供档案利用咨询服务。

三、窗口前移,满足来馆利用者的急切需求

在实行不见面查档和闭馆期间,仍有群众在没有事先预约联系的情况下,直接来到省档案馆要求查阅档案。查档接待窗口的同志们将服务前移到门卫接待室,在那里接受查档咨询,然后为利用者代查档案,最后将查找到的档案复印件直接交到利用者手中。窗口前移既满足了群众急切的档案利用需求,又避免了潜在的馆内人员集聚引发疫情传播的风险。

疫情期间档案利用服务

四、跨馆协议,方便不同区域群众利用档案

为着力解决长三角地区以外人民群众异地查档难题,让广大群众获得更方便、快捷的档案利用服务,鉴定利用处主动联系重庆市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广州市档案馆,共建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机制,共商跨馆利用工作流程,并分别签订了跨馆利用协议。

跨区域民生档案利用服务协议

“见与不见 服务不变”理念确立以来,引导着省档案馆档案利用服务窗口人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解决因疫情造成的档案利用难题。在时代发展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该理念将持续引导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持续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